聚焦孜然产业 共绘发展蓝图——海商所受邀参加新疆农牧投集团孜然产业发展交流会


8月21日,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商所”受邀参加新疆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农牧投集团”)举办的新疆孜然产业发展交流会。各方共同推动新疆孜然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新共识,创造新路径,谋划新未来。新疆农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德智参加会议并致辞。新疆农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章红主持会议。海商所总经理郑宇做主题发言。

 

会上,赵德智详细介绍了新疆孜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20251月9日,新疆孜然在海商所成功上市,首日交易额突破 1360 万元,上市信息在新华财经发布后阅读量当日突破73万人次;截至2025年6月底,线上累计交易额达1.2亿元,注册交易会员达到22 家;5月30日,新疆农牧投集团举办孜然首次线下交收发车仪式,实现孜然产业“线上数字化交易+线下实体物流履约”的闭环。据统计,新疆孜然在海商所成功上市后,全疆种植面积由2024年的316万亩增长至600万亩,增长90%,总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增长85%。目前,新疆孜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0%以上,占全球产量的10%左右。赵德智表示,新疆农牧投集团作为新疆孜然在海商所上市的唯一主体单位,集团将始终坚持以“数字化赋能、标准化引领、国际化布局”为核心路径,全力以赴为新疆孜然打通“国际化通道”推动新疆孜然实现从“传统农产品”向“标准化商品”、从“田间地头”向“国际市场”的历史性跨越,真正做到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郑宇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三方面交流分享了孜然产业化之路和金融思维,他表示,2025年12月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后,海商所将积极利用海南自贸港独具特色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EF账户体系),引入非居民参与跨境交易及资金结算,成为助推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的具体实践。孜然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新疆孜然产业可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更多国际买家,参与到跨境交易的过程中,乘势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为新疆特色农牧产品“出海交易”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贡献新疆力量。

交流环节中,海商所、上海固帛数字科技公司“海商所 + ”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和孜然产品交收、供应链金融、产品质量、交易模式等内容进行讲解,引发参会人员热烈讨论。

下一步,海商所将以此次孜然产业交流会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平台资源与交易优势,与新疆农牧投集团深化协同、紧密联动,助力新疆孜然迈向“世界特色农产品”的闪亮舞台。一是以“标准共建”夯实产业根基。海商所将立足现有孜然交易质量标准,积极联动新疆农牧投集团及当地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完善从种植到流通的全链条标准体系;支持品种改良、科学种植技术推广等工作,从源头助力提升新疆孜然的品质与产量。二是以“平台赋能”拓宽市场边界。海商所以孜然为切入点,全力推动更多新疆特色农产品通过海商所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支持新疆农牧数字交易平台建设,依托海商所在交易、结算、仓储、物流等领域的经验,协助完善一体化服务体系,为新疆农产品的国际化交易提供全流程保障。三是以 “协同共赢” 助力富民兴疆。海商所将积极支持“订单农业”模式深化,通过平台交易数据与市场需求反馈,协同新疆农牧投集团与农牧民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农牧民“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

新疆农业大学校长郑文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二级巡视员杨玉亮、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刘晓峰、农科院研究员于明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厅局领导和专家、岳普湖县、焉耆县政府,业内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以及业界企业家代表80多人参会。